【青椒学术沙龙回顾】刘垚瑶: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

2025-03-25

3月21日,第301期青椒学术沙龙在卫津路校区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举办,永利集团3044浏览器刘垚瑶老师作了题为“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活态场域”的学术报告,活动吸引了线下30多名师生和线上100多名师生参与。活动由永利3044浏览器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、永利集团3044浏览器青年教师王坤主持。



刘垚瑶以陕西袁家村、山西忻州古城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篇,引出了师生对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思考。她表示,“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,提升文物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”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,强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,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,早已写入了《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》和《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4—2027年)》等重磅文件中。


刘垚瑶从理论基础、模式建构、核心要素、活态进程、综合场域、策略探析等方面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进行了阐述。她认为,对对乡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,需要建构以“核心要素——活态进程——综合场域”为一体的,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整体属性的,关照由核心到整体的非遗整体性保护模式。


现场师生围绕沙龙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刘垚瑶说,“山高万仞,只登一步”,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,要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自身的同时,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,文化景观独具地域特色”。


王坤为刘垚瑶颁发了青椒学术沙龙“特邀主题报告嘉宾”证书。